3)第三百二拾五章 胡宗南起义与蒋委员长末路_314_位面商人之强国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显示,曾经有人提议拍卖文物,以购置500架飞机,不过因为反对的声音太大,被搁置了。”

  “民国这个时代,我们炎黄人骨子里还是很有些骨气和坚持的。”王凡稍感自豪地讲道。他说完就戴上手套,仔细翻看欣赏刚刚拿到手的瓷器真品,它们有的薄如纸、有的大如缸,漂亮的很。当然王凡不怎么懂文物,像有的瓷器他就觉得很难看,不过既然能在转运的名单里,想来应该有些典故或历史价值。

  “装运时做的保护还真不错。”看着用新木箱、新棉花包装保护的文物,王凡点头称赞道。

  根据雅迪制作还原的装箱示意图,这些文物装箱时,要先在箱底垫上一层稻草,再覆上一层棉花,然后在靠近箱板处都塞满棉花,最后再覆上一层厚棉花、放上一层瓷器。这样装进两层或三层后,再盖上棉花稻草,再把木箱盖好钉牢,从而使这个箱子成为一个整体,其间再无任何松动的空隙。这是炎黄故宫国宝在历经数次转运,迢迢奔波数千里,终能安然无恙的关键。

  “你们炎黄古代人庄严,曾在《山堂清话》里披露文物装箱的四字真言:‘稳、准、隔、紧’。‘稳’是‘谨慎的态度’,‘准’指‘正确的方法’。他认为在打包时,每捆瓷器须扎得紧紧的,在捆与捆之间,再用稻草谷壳隔离开。像古代景德镇的瓷器,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条件下,他们进呈的瓷器,皆以木桶装运。比如他们把十个碗当成一个整体,用草把碗扎紧,放在桶里,每束之间,再用谷壳把它们隔开、塞紧、毫不松动,因而最终运到北京来的瓷器虽千里跋涉,但没有一个破碎的。”雅迪看王凡感兴趣,就随口介绍道,“不过,你别被这些东西迷花了眼,秃头党你想怎么办?胡宗南起义后,很明显,最多一周的时间,整个四川就要易主。秃头党高层到时候肯定要乘飞机撤离,阻止不阻止?”

  “同是炎黄人,相煎何太急!留下来吧,到时候,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民生活富裕,国家强盛的新炎黄岂不是更好”王凡不知为什么,叹了口气答道。

  四川重庆市。

  随着胡宗南起义消息传来,重庆各地进入一片风雨飘摇之感。秃头党中下官员,大部分惴惴不安和恐慌不已,坊间里不时传来各式消息和谣言:什么某某将军也起义啦、某某人其实是红党潜伏的啦、红党马上就要杀过来之类的。

  曾家崖官邸。

  此时已经是胡宗南起义的第二天,蒋委员长与夫人宋美龄等人,已穿戴整齐,等待车队到来,他们即将前往机场,乘飞机飞离炎黄大陆。

  “达令,我们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?”宋美龄眼睛发红的说道。

  “我也不知道,也许吧。”由于军队混乱,已经失去重庆以外军队掌控权的蒋介石,此时一脸老态,很像一个被抽空了精气神的糟老头子。

  “父亲,车队来了,我们走吧。”蒋经国一脸风霜的走了进来,这两天,他几乎没怎么睡觉,一直安抚协调重庆军政事务。

  “恩,走吧!”

  1个小时后,随着两架墨绿色的星条旗dc-3运输机缓缓起飞,蒋介石一家连同宋子文等人,离开了生活数年的陪都重庆,前往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印度。

  但是,仅仅二十分钟后,飞行员就一脸惊慌的报告道:“整个飞机不受控制,它自主改变航向,向着红党统治的青海省飞去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ge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