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二拾四章 永不过时的激情燃烧岁月_位面商人之强国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梦,最快更新)那时候我们真是一心一意干围垦的,工作是拼命的,确实是拼命地。”

  “全靠一根扁担,两个肩膀,一副泥筐,一担一担烂泥挑上去,拼了命的做啊。冬天里,冰天雪地照样做,在淤泥里穿鞋不好走,我们就打赤脚,我们真是艰苦,确实是艰苦。”

  “我记得有一个叫李东如的人,是哪个区的区委书记,还有一个姓周的区长,跳到河里,那时候什么天啊,多冷啊,把水堵住,再用烂泥把草包推下去,去填那个缺口,让大坝合拢。那时候我也跳到冰冷的水里,人就这样精神啊。很多领导干部,真的是冲锋在前。我就觉得,那个地方、那个年代,体现出来一种党的力量,党员模范的力量,领导干部的力量,真的是感动人啊。”

  20世纪末期,这些已经逝去青春年华的老人们,回忆当初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,仍然激动万分、慷慨不已。对于他们来说,50、60年代的那种奉献、那种付出是一种情结、一种符号、一种精神,是现今许多年轻一代无法理解和整个社会最最缺少的。后世诸多专家学者,在研究红党历史时,经常抓着某一个大人物某个片段大书特书,可是对于当时众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工作,却少有提及。

  在主位面21世纪,人们忙着挣钱、心灵空虚、信仰缺失,不正是对五六十年代的最好注解和思索?

  第一目标位面,炎黄大陆,上海市崇明岛。

  由于有王凡提供的大量粮食,整个炎黄大陆的食品供给是绝没有任何问题的。可是王凡不是神,他带来的,多是不易腐坏的大米、面粉等。对于保鲜度很差的蔬菜就只能靠各地省市自己想办法了。

  由于上海刚刚解放不久,不论是蔬菜种植面积还是蔬菜种植种类都非常少,所以很多上海百姓在菜品可选择余地上非常小。所以不同于主位面那年月的为了“生存”,而是为了在第一目标位面“生活”的更好,更有滋有味,上海区委区政府同样做出了向大海要田地的口号和行动,于是崇明岛的围垦行动提前十几年开始了。

  1944年的崇明岛,面积大约600多平方公里,大小只有2014年崇明岛1200多平方公里的一半左右。和主位面历史一样,同样的一片荒芜、芦苇遍地。但不一样的是,此次参加会战的人数只有7000多人,并且没有举着红旗、拎着脸盆、排着整齐的长队缓缓走来。他们大多数人坐着卡车赶到现场。几百名具备驾驶经验的驾驶员,开着经过运输船运抵的拖拉机、挖掘机、犁地机、压路机、车载发电机、混凝土搅拌机等过来。随同这些设备一起抵达的,是二十万多吨沙石、沥青,还有数百间活动板房,短短一周时间内,遍布岛上23处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ge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