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章 杜九又出门了_贞观萌国公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日子平静的过去了很久,直到贞观十三年,不平静的事情又来了!

  天下大旱,也就是全国范围内的降雨量都很少,甚至很多地方颗粒无收。

  而远在吐蕃的大唐军队,也无法再与吐蕃僵持下去了。

  一是高原反应,导致许多将士纷纷倒下,无力再战,大唐军队只能勉强与吐蕃军队隔山相望。

  二是粮草运输艰难,和因为大旱而造成的粮食短缺。

  国库是有钱,但有钱也买不来粮草啊!

  各地也都有粮仓,但这些粮食都用在了赈灾上。

  并且,打了将近两年的仗,粮草损耗实在是太大了!

  所以最后,大唐将士们只能遗憾的选择班师回朝。

  与此同时,大唐供给给东瀛的陈粮,也停止供应了,这直接造成东瀛人口瞬间蒸发一多半。

  而杜九呢,听说这家伙又被李世民派出去祭天去了,说是要让杜九祈雨!

  杜九心中顿时卧了个大槽了!真当小爷每次祭天都那么好运么?

  若是求不来雨,小爷福星的名头岂不是要被揭掉了?

  吐槽归吐槽,最后,杜九还是在李承乾相送下,踏上了去泰山的路。

  走一路,念叨一路:玉皇大帝、龙王爷、雷公电母……有哪个管下雨这事儿的,看在小的是老天爷亲孙砸的份上,降下点甘霖吧!

  杜九此行,不但要祈雨,还要开仓放粮,赈济灾民,安定民心。

  幸好,前两项有专人去办,杜九只负责安定民心就够了。

  在山东,杜九还是很有威望的,毕竟,多年前,杜九还祭天退过洪水呢!

  就现在,很多人的家里也还供奉着福德星君。

  当然,等大唐军队班师回朝后,杜九又会多了个门神的称呼,还是画的呲嘴獠牙,辟邪的那种!

  在荒野走了几日,就入了灾区,但见河床干枯,井水枯竭,土地干裂,寸草不生,蛙不鸣,鸟不飞,虫不叫!

  远处的城墙低下,则是一群面黄肌瘦的灾民,他们终日守在城门口,盼着朝廷来救。

  待得近了,杜九发现,这些灾民中,以孩子和青壮年男子比较多,老人所剩无几,妇女没有几个,孩童也多是跟着青年男子在一起。

  看到这儿,还有什么不明白的,这不正应了那句话么?

  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!

  老人多是将希望留给年轻人,所以饿死的居多;

  妇人或是将吃食留给了子女,活活饿死,或是被无情的家人抛弃,继而绝望的死去;

  至于孩童,大可分为两种。

  一种是亲人已经统统逝去的孤儿,这种孤儿,基本上没几天就会消失掉,当然,也有运气不知是好是坏的,直接就被人牙子拐走了。

  另一种是亲人健在,为了香火传承,众亲人选择只保两人的做法,这两个人,多是健硕的父亲与传承香火的孩童。

  这就是古代人对香火传承的执着,也是这最为黑暗的时期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ge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