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十三章 好一场大《雷雨》_民国大文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剧行业不景气,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,很多演员不得不回去唱戏,还有的干脆就改行了。

  这次上海新舞台兴师动众,又有欧阳予仟这种大前辈亲自出马,排演一出新剧。

  这似乎是话剧兴盛的征兆啊

  如果雷雨真的能火,带起民众观看话剧的热潮,大家也能跟着过上好日子,如果扑街了,他们也没什么损失,该干嘛干嘛去。

  在一片纷纷扰扰之中,雷雨的大幕拉来了。

  随着一个个角色的登场,情节的展开,观众陷入了周鲁两家长达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之中。

  舞台上的演员都是实力派的话剧名家,欧阳予仟亲自邀请他们演出。

  这次又是关系到话剧能否复兴的关键之战,演员们自然格外卖力,个个情绪饱满,把戏剧冲突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
  特别是扮演繁漪的演员,把剧中人物的扭曲心理,神经质的特征表现的压抑而病态。

  郑证秋不断的称赞这个演员演技的精湛。

  所谓内行看门道,外行看热闹。

  观众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所吸引,而舞台下还有一半是话剧的从业者。

  他们看到的是另外的东西。

  雷雨从人物设置到戏剧冲突,从舞台布景到演员的台词,都是一部成熟的作品,甚至可以说是完美。

  它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,成功塑造了丰满而复杂的剧中人物。

  雷雨还具有一种诗意之美。

  这不单单指文辞的优美,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。

  或者也可以说,是所有这一切,包括舞台提示、角色分析,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品味,和以往的新剧截然不同。

  或许这就是新剧的未来。

  台下的话剧从业者进行着思考,观众则随着剧情而沉浸其中。

  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雷雨,所有人都走向了毁灭,那些罪恶的,美好的,都在这个雷雨之夜有了终结。

  观众有些不知所措。

  这和他们以往看的话剧不同,有种宣畅淋漓的感觉,但又觉得可怜可叹,似乎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被触动,被唤醒。

  这就是话剧的力量,也是悲剧的力量。

  台下的话剧从业者们起立鼓掌,他们看到了一出优秀的话剧,也看到了话剧的未来。

  观众也站起来鼓掌,能够触动心灵的东西总是好的。

  或许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忘记,可在这一刻,他们感觉得到自己的不同。

  欧阳予仟带着演员到台上谢幕,他知道自己成功了,雷雨成功了。

  他在观众席上看到了林子轩。

  雷雨的成功是演员的功劳,也是剧本的功劳,一个成熟的剧本是话剧成功的基础。

  欧阳予仟没有把林子轩拉上台,他知道林子轩不愿意露面,但以后还是会找这位林少爷要剧本的。

  第二日,很多家报纸都报道了雷雨的演出盛况,给予了高度的评价。

  他们把雷雨和以往庸俗浅薄的文明戏区分开来,称为新的戏剧,也就是话剧。

  并把雷雨和外国著名戏剧相比较,认为出自曹愚先生的本土戏剧在艺术性上完全不逊于易卜生、萧伯纳等大师的作品。

  话剧的新时代已然来临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ge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