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公足壮海军威_民国大文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影将会迎来一个大片时代。

  所谓大片,就是大投资、大制作、大导演、大明星、大场面的现象级大电影。

  在后世,中国的大片时代是从那部《英雄》开始的。虽然对电影剧情褒贬不一,但不可否认,它开启了国产大片的先河。

  作为穿越者,看了《乱世佳人》,林子轩也想拍摄一部国产大片。

  在这个没有电脑特技的时代,拍摄《英雄》类的武侠片不太靠谱,仙侠类的更不行了,不如拍摄场面宏大的战争片。

  明星电影公司的人员还在讨论不休,这部电影对中国电影行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。

  林子轩召集主要人员开会,讨论拍摄中国式大片的可行性。

  他想到了几个题材。一个是中日甲午海战。

  这个发生在1894年的清政府和日本之间的海战对中国意义深远,此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,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。

  从而让中国的有识之士清醒过来,原来以前的近邻日本已经那么强大了。

  林子轩在后世看过一部讲述这场海战的电影。

  记忆最深的画面就是邓世昌指挥军舰撞向日本主力舰“吉野”号。决意与敌同归于尽,最终全舰官兵壮烈殉国。

  如果在这个时代拍摄甲午海战,一定能够激起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恨意。

  另一个题材是八国联军攻陷京城,这里也有大场面。

  可以展现八国联军在中国的暴行,激发民众反抗帝国主义的爱国情怀。

  但很难找到那么多的外国人愿意出演,只能让中国人假扮外国人。

  第三个题材是辛亥革命。这是中国人推翻数千年的帝制皇朝,建立民国的大事件。

  这部电影配合眼下的北伐战争,比较应景。

  唯一的问题是不少当事人还活着,拍摄的时候恐怕会很麻烦。

  林子轩提出这三个题材,供大家讨论,要是谁有其他好的想法也可以说出来。

  对于拍摄中国式大片,明星电影公司的高层非常亢奋,他们受到《乱世佳人》的激发,自然有和美国电影公司一较高下的心思。

  他们相信,只要有投资,他们也能拍摄出中国的大片。

  八国联军的题材首先被否决了,这件事发生在北平,还有火烧圆明园的场景,不好复制。

  对于甲午海战和辛亥革命,大家意见不一。

  甲午海战的难点是需要在水上拍摄,至少要有一艘军舰,就算不是军舰,也要有一艘大船做做样子,这种大场面在如今的上海可不好拍摄。

  由于北伐战争打响,黄埔江上停靠着不少艘外国军舰。

  你要是突然搞一艘军舰出来,容易引起误会,还要向租界当局报备。

  辛亥革命的难度相对小一点,不过牵涉到还活着的人,不少都是广州国民政府的要员,一旦电影中有丑化某个人的情节,容易引起争议。

  这就是在中国拍摄电影的难处。

  顾及这个,考虑那个,最终拍摄出一部让各方满意,唯独观众不满意的电影。

  林子轩想了想,暂时放下了辛亥革命这个题材,等过两年再说。

  他的本意也是想拍摄甲午海战,这是近代中日第一次大规模战争。

  他要借助这部电影揭露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,通过丁汝昌和邓世昌等人来展现中国人永不屈服,奋战到底的决心。

  邓世昌死后,光绪曾经写过两句话:此日漫挥天下泪,有公足壮海军威。

  林子轩预备投资二十万拍摄《甲午风云》,再现三十年前那场悲壮的海上战争。

  这将是他和日本人的又一次交锋。(未完待续。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ge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