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83章 红高粱_反派大佬的农家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转过天,庄子上的人站在半山腰等着大队路过,送陶六一他们一程。

  陶十五看看天上的日头,“这么久还没来,是不是不走了。”

  “不可能吧!军令如山,不可能朝令夕改。”陶七妮迟疑地摇摇头道,猜测道,“兴许什么事耽搁了,咱们不送,他们城里还不来个十八相送。”

  “等着吧!反正今儿就这一件事。”陶十五想了想说道。

  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他们肯定还带着辎重,不然吃啥、喝啥。”陶七妮看着他们又道。

  楚九他们还真被人给拦着了,但不是什么十里相送。

  城里人没有夹道欢送,他们悄无声息的离开,只有马蹄声声。

  在来时的路上,在城郊外被人给拦着了。

  眼前的二、三十人一身短褐,背着包袱。

  楚九拉住缰绳,定睛看去认出了他们,是他领着兄弟们帮着夏收时的,庄户人家。

  问明来意,原来都是来参加义军的。

  这让楚九深受震动,原来只是想和农民打好关系,没有想到还有意外收获。

  他们真是单纯、可爱、善良,在他们的行事中,受人恩惠,千年记,只有这么报答了。

  楚九让他们加入最后面的辎重队伍。

  长生和六一对这些人熟悉,所以就近很好的照顾他们。

  这才出城没多久,就招到兵了,好兆头,楚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陶六一押着辎重、粮草,随着大部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。

  楚九他们会骑马的,带着五百精兵,直接甩着马鞭,风驰电掣的朝勇义奔去打前站。

  陶六一他们还在路上的时候,陶十五拿上镰刀开始秋收,收高粱。

  树叶开始枯黄、飘零,杂草开始枯萎、断茎,庄稼已经彻底成熟了,正是开始秋收的最佳时机。

  地里的高粱杆早已没有了一丝绿意,叶子衰败干枯,红灿灿的高粱穗透着生气,惹人喜爱。

  高粱产量高,又耐涝,秋收大都收的是高粱。

  其实在陶七妮看来高粱的营养不高,马儿和黄牛都不咋吃,这已经显而易见了。

  吃高粱面黑馍馍,生生的就拉不下屎来,急的有时只好用手去抠。

  但是高粱产量高,总比吃树皮、草根好!

  高粱还是酿酒的原材料,这应该算是经济价值吧!

  高粱分高杆的和矬子的,矬子高粱又叫多穗高粱,就是一棵高粱长两个或者三四个穗,成熟后颜色也不是大红,而是红里泛白,但是,秸秆是很矬的,就是一人来高,有的秸秆很甜,当然最甜的要数甜秫秸,但是因为产量低,所以种的时候不多或者藏在高杆庄稼地里,偶尔见到。

  陶七妮他们种的当然是产量高的红高粱。

  高粱的秸秆可以编成箔子用来铺房顶,这应该算是吊顶了,高粱杆箔子很耐糟。

  当然梃杆还可以用来编成盖帘子,高粱穗子去了粒还可以用来刨笤帚。

  高粱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ge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