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779章 长享三年,去往极北的贸易_阿兹特克的永生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779章长享三年,去往极北的贸易

  转眼便是几日过去,米屋的关船上卸下了粮米、盐酱、酒水,又装了一船的虾夷地物产,准备返航了。

  要说此时的虾夷地,能够售卖的大宗物产并不多。海产的潜力很大,但还没充分开发出来。而优质的木材,砍伐费力,运到近畿一带,也不比东北各国的木材更有竞争力。至于稻米豆子,本地的食用尚且不足,还得从本州岛输入。

  所以,回程的关船上,只是装了些北地特产的毛皮、海产,以及一点草药、补品。剩下最多的,就是压舱的砂铁矿。值得一提的是,北海道铁矿、煤矿,都很丰富,具有工业化的基础资源。而此地的铁矿,又以浅层的砂铁矿为主,容易开采,分散的也很广。

  胜山馆附近,就有一处地表的小砂铁矿,可以就近开采,冶炼矿石,打造刀剑与头盔。至于制造复杂的铠甲,馆中缺乏有技艺的匠人,却是造不出来的。而这样有技艺的大匠,还得看森野清,能不能想办法弄来。

  虾夷地开拓未久,离不开本州岛上的物资与人手。而这一切,指望不了京都的将军和贵人们,只能靠相熟的商人。因此,武田信广不顾寒冷,挺着老迈的身体,亲自带着一众武士家臣,在港口为森野清送别。

  “山中相送罢,日暮掩柴扉。

  春草年年绿,王孙归不归?”

  武田信广面带笑意,吟诵送别。这一次,他倒是没有吟白居易的诗,反而变成了王维。

  “归!一定归来!信广公,最多三月,我必然会带着遮洋船返回。你且稍稍等待!”

  大商人森野清笑着点头,握了握故友的手。这个风俗,也是学自唐人,便如唐诗中所说,“亲知握手三秋别,几杖扶身万里行”。握手告别,隐含不舍之意,却是极为亲密的举动了。

  “好!‘但去莫复问,白云无尽时。’”

  武田信广点了点头,又吟了一句。这一句的意思,倒是催促森野清快些走了。

  森野清哑然失笑,摇了摇头。他看了眼武田信广身后的女真大马,便和众人告别。然后,两艘关船升起风帆,划起桨橹,片刻就去的远了。

  直到两艘关船消失在天际,武田信广才转过身来。他看着白雪覆盖中的山林,望着山间高处,自己亲自建立的胜山馆,回忆良久。片刻后,他才神情一肃,看向众位武士,雷厉风行地下令。

  “通传领地各村,挑选去过北地的资深渔民!准备好与虾夷贸易的货物,再抓紧打制一批贸易的铁斧!.”

  “对了,村上季通,你是掌管船只,出过外海的船奉行。且过来,随我入馆中,我有要事吩咐!”

  “嗨依!”

  众位武士齐齐低头,骑马踏雪远去。而一个低矮的中年武士,脸上饱经风霜,也骑上自己的小马,跟着家主武田信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ge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